

11月21日,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2022年“漢語橋”線上團組交流項目——踏上“漢語橋”開啟中國傳統面點制作與文化之旅,在生態健康學院正式開營。教育部全國食品工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食品學會副理事長毛建衛、菲律賓萬恩·凱恩塔學院行政長Victoria、中菲絲路學院基金會主席張紅陽、學校黨委委員、組織部長麻朝暉等有關領導和嘉賓出席開營儀式,來自越南、菲律賓、智利、蘇里南、柬埔寨等國的200余名學員參加了云端儀式,會議由生態健康學院院長何藝主持。
麻朝暉代表學校首先致歡迎詞,他表示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這次面向各國學員推出的中國面點課程以時令節氣為順序,結合傳統節日,介紹冬至餃子、臘八粥等傳統食品的制作方法和飲食文化,帶領同學們一起領略中國面點的博大精深,體驗中國飲食的獨特魅力。他希望各國學員借本次機會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成為中華文化交流的使者。
毛建衛為開營儀式致辭,向杭州職業技術學院舉辦此次“漢語橋”項目表示祝賀,他指出該項目著眼于中文學習和技能學習兩個維度,介紹中國傳統面點的緣起文化、制作方法等,傳播中華傳統面點與文化,非常有意義,值得肯定,希望全體學員珍惜機會,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取得預期效果。
Victoria女士對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和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搭建的“漢語橋”溝通交流平臺表示感謝,希望雙方加強聯系與互動,在師生培訓、教師互訪、學生交流等方面開啟多維度的合作。
張紅陽女士感謝杭州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中國傳統面點制作與文化項目,增進了“一帶一路”國家對中國面點文化了解和精湛技藝的學習,一定能產生積極的影響力。
來自菲律賓萬恩·凱恩塔的Jacquelyn Orcine同學作為學員代表發言,她表示很高興能參加這次活動,一定珍惜學習機會,提高漢語水平和美食鑒賞能力,加深對中國的了解。
在未來的十天里,項目組全體教師將帶領大家一起學講漢語,一起學習中國面點制作技藝,一起體驗中國面點的美味,一起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力爭把“漢語橋”線上團組項目辦成杭職院對外交流的品牌項目。